充满电影感的照片,不单单能够刺激我们的视觉神经,还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泛起涟漪,使我们在照片中感受到一种叙事的张力。这是此类摄影作品最大的魅力所在,也是我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类作品的原因。
0 1.什么是具有电影感的照片
首先,为了理解什么是具有电影感的照片,我们需要了解电影画面究竟具有怎样的特点。
电影是连贯的影像作品,不能像拍摄照片,只需考虑一幅画面的完整性,而是要注意画面和画面之间的衔接,这就是电影画面的运动性。
一场戏或一个片段,通常是用若干个画面来表现的,每个画面的构图不一定要求完美和均衡,但在组接以后就能达到一个良好的表达效果。
所以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,通过这些画面的衔接能感受到其中强有力的叙事性,而截取其中的某一帧画面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动态感。
但我们是拍摄照片,而不是拍摄电影,所以我们需要将静止的照片与动态的电影画面结合起来。画面协调又蕴含着故事,这就是我们要创作具有电影感照片的核心追求。当我们拍摄出来的作品既具有画面动感,又富含叙事意味的时候,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具有电影感的照片。
0 2.如何拍摄具有电影感的照片
一张照片是否具有电影感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照片的叙事性。那么,什么样的照片才能产生叙事性呢?我们看电影时,荧幕上的画面能够抓住我们的好奇心,使我们热切期望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这就是叙事性的体现。
这些画面中的事物需要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,能够给人留下想象和好奇的空间。就如同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,其意义在于保留一切的可能性,可能性愈多,看似简单的画面故事反而愈复杂。
为了创作出上述这类既充满电影美感又能讲述生动故事的照片,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。
1、创作动机
在你开始一系列摄影工作之前,你需要预设一个主题,并且能够在脑海中设想出能够表现出这个主题的故事。整个故事都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,而画面将为这个故事服务。这个主题需要包含你的真情实感,这样才能够打动和感染观众。如果意图表达亲情,你可以创造出两个情感上互有羁绊的形象。
2、拍摄对象
在一个故事创作中,故事的主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,它在这个故事中起着首要作用。任何符合你创造主题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拍摄对象,但最常见的莫过于人,以人作为拍摄对象能极大程度上提高照片的叙事性。
你可以与拍摄对象进行沟通交流,使他们的形体动作、姿态表情,还有环境的摆设更加符合照片中故事的氛围。成功塑造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,将对你希望表达的故事有很大的帮助。
3、环境与氛围
除了画面中的角色,画面的背景环境也格外重要。电影画面包含了各种声音资讯:角色的对白、环境的音效、背景的音乐等,它们都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以影响观众的思考方向。但照片不同,它借助的只能是视觉元素——拍摄对象的动作与表情、背景的陈设、画面的色调及光线的明暗等。通过这些元素,可以更好地烘托出故事的氛围,观众能够将自身融入当时的情景,在自己的脑海中演绎出一段独特的故事。
4、构图
明确了拍摄的对象和拍摄的环境后,我们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照片的构图。与其它形式的照片不同,具有叙事性的电影风格照片要偏重照片的“运动感”和“内容性”,达到一种令人充满遐想的构图风格。所谓“运动感”,就是画面能够实现一种“动态的静止”,通过构图、画面的透视关系与景深勾起观众的好奇心——发生了什么事?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?让观众对照片浮想联翩。
而“内容性”则是需要在照片中给予观众足够引发联想的元素,将拍摄主体与这些元素通过合理的构图联系起来,使其能够在潜意识中影响或感染观众的情绪。譬如美国西部公路上的摩托骑行,就能给人一种荒蛮、苍凉的情绪。
0 3.照片的处理
在前期拍摄工作完成后,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,还需要对照片进行一些后期处理,其中以下两点显得尤为关键。
1、细节处理
利用选区锐化做好细节的反差工作,可以使画面更有质感。在宽容度方面,尽可能地保留高光和暗部的细节,这其实也是提高画面的信息量。
上面这张照片基本保证了画面中不会出现死白或死黑,窗外没有出现过度曝光所造成的亮白,观众依稀能看出窗外摆设的细节,而阴影部分适当地调暗了一些,烘托出一种阳光照进室内的氛围。
2、色彩
色彩要与故事的氛围相符合,与画面的情绪相符合。譬如,同样是以两个人物作为拍摄主角,营造不同的故事氛围所需要的色调却大不相同。
以海蓝和草绿的颜色相呼应,加上降低色彩饱和度的处理,使整个画面看上去清新自然。
这张图则是以黄色调为渲染,在空气中弥漫着暖色的氛围,给人一种活泼而又温馨的感觉。
0 4.总结
我们追求的故事性让画面更丰满,而恰到好处的画面,又更好地讲述了故事。当我们拍摄一张照片时,如果能够综合考虑上述的创作动机、拍摄对象、环境与氛围、构图、色彩等各种因素,使他们以合理的方式组合起来,我们就能极大程度地提高照片的故事性,创作出一张具有很强叙事性的电影风格照片。